同理心,是無論大人或小孩在良好的人際互動中都必須具備的
但是如何在孩童成長過程中建立同理心?
卻不是每個父母都知道怎麼做
同理心是一種情感上的感同身受,需要透過模仿來後天習得
因此沒有被同理過的孩子,不懂得同理他人
心理專家就認為和大人情感聯結密切、獲得夠多愛的孩子
長大後也會更容易主動付出愛與關懷
同理心的培養需要讓孩童發覺他人的存在
在互動過程中學會「換位思考」
當親子間有任何衝突事件,父母親就可以和孩童一起討論
分析一件事情的因果為何
又會對自己還有他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
如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麼想法?
四歲前的孩子幾乎只在意自己的感受
雖然還不會以他人的立場看待事情
但已有能力去學習別人行爲背後的動機與尋求
同理心看不見也摸不到,需要家長透過行動去示範
心理專家就建議
家長要在孩子四歲以前多增加緊密的互動聯結
在互動過程中逐步建立孩童對「同理心」的認知
可以更容易幫助孩子建立同理心
愛是正向的流動
在愛中成長的孩子不僅能健康長大
也能學會去愛和懂得同理他人
–
#失護兒慈善協會#受虐兒#家暴#家庭暴力#高風險家庭#兒少人權#衛生福利部#家庭暴力防治法#家暴及親密暴力#你不再無助#從零開始踏步向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