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總是不自覺得將童年的行為模式帶入成年
並在長大成年後一再宗眼同樣的問題
即使我們已經學會「自己的問題要從童年和父母身上找根源」
但事實上,正視已經發生的問題,真實地看到家庭中的悲劇這正是改變自己的開始
隨著我們不斷地長大,我們是能夠選擇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發揮如何的作用的
我們對於原生家中成員現在的關係也是有責任的
因此,我們也有力量去改變我們成年後的原生家庭關係
#失護兒慈善協會 相信
教育不言語恫嚇、不肢體暴力、不威脅、不利誘
每一位兒童應該擁有身體與精神的自主權利
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屬品用問問題跟孩子溝通
自己的期待不應放在孩子身上
自己的恐懼不應該放在孩子身上
自己的愛不應該成為孩子的枷鎖
父母會產生恐懼與焦慮擔心孩子會變壞
其實好好說話也可以讓孩子聽話
所有的教養者可以靠後天的努力
藉由相關課程來習得如何與孩子互動
還有幫助教養者學習情緒管理,創造教養者與孩童間信任的橋樑用愛讓家充滿溫暖
–
#虐待兒童#受虐兒#失護兒慈善協會#家暴新聞#家暴專線#家暴案例#認知障礙#心理治療#情緒障礙#精神暴力案例#社會局電話#兒童人權#國際兒童人權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