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安全感不是你的錯:不安全依附者表達情緒的練習

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會有依附照顧者的本能

這個照顧者可能是爸爸、媽媽、甚至是保姆

對於剛出生的孩子來說他們不會認定誰才是主要照顧者

主要照顧者的身份是從不斷與孩子互動逐漸建立起來的

今天作為一個主要照顧者

假使能在孩子透過哭鬧來傳達「我需要被幫助」

適時出現給予適切回應,那麼在這樣不斷重複的互動下

將能增加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信任感

進而建立起安全的依附模式

然而有些主要照顧者並沒辦法事實的察覺孩子的需求

沒能被好好對待的孩子就會從中學到了透過大吼大叫

想盡辦法的將自己的痛苦放到最大,才能去引起主要照顧者的關愛

也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成為了所謂的焦慮依附者

而也有一些孩子無論怎麼哭鬧都得不到主要照顧者的關愛

亦或是他們的需求被不斷地否定,使這些孩子們學到了「我不能有負面的情緒」

反而成為了壓抑自己感覺的逃避依附者

#失護兒慈善協會 相信

所有的教養者可以靠後天的努力

藉由相關課程來習得如何與孩子互動,還有幫助教養者學習情緒管理

創造教養者與孩童間信任的橋樑

用愛讓家充滿溫暖,所有一齊歡慶的節日。才是真正的幸福團聚時刻

#虐待兒童#受虐兒#失護兒慈善協會#家暴新聞#家暴專線#家暴案例#認知障礙#心理治療#情緒障礙#精神暴力案例#社會局電話#兒童人權#國際兒童人權日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